說了不少阿信的故事,應該來炫耀一下她的一手好菜。
畢竟,阿信可來自越南,是名廚安東尼波登對其食物讚譽有加的國家。
一開始,阿信還忙著學習小薯家口味的料理,我們也在觀察她的廚藝。逐漸,確定阿信在廚房比學習語文還要游刃有餘,即使,她老是說不清楚鹽和糖、鹹和甜,但,也很少排骨甜湯、焦飯菜糊或鍋子燒破洞的情況出現,廚房安好,小薯家人腸胃健康。
於是,我們到超級市場看到什麼越南的食材,就會買回家。魚露、河粉和米粉等等,只要上頭有越南字的,不管會變成什麼料理,都帶回家給阿信看。
阿信見到這些來自家鄉的食物,高興得不得了,左摸右聞,嘰嘰咂咂解釋在越南是如何烹調這些食材,小薯一家人也很高興,期待接下來餐桌上的越南風味。雖然打開魚露時,大家一直嗅著鼻子尋找什麼沒洗澡的小動物把小薯家當廁所了。
阿信在廚房忙碌了一陣子後,端上來一盤盤的絲瓜炒米粉。
咦?!不是應該是越南牛肉河粉嗎?
『牛肉河粉我只吃過一次耶,絲瓜炒米粉我們比較常吃』阿信笑著說。
聽到阿信這麼說,不能說沒有那麼一點點失望。看看盤子上,尋常的絲瓜、豬肉絲和蔥花,比台灣的米粉稍粗、更白皙圓潤的越南米粉,是唯一特別的東西。
她滿懷期待看大家吃下第一口的反應,小薯還在想,如果吃起來不怎麼樣,仍要說好吃,鼓勵她一下。
只是沒想到,根本無須假裝好吃的反應,因為,真的是太好吃了!
絲瓜的清甜、米粉的Q爽、甚至再普通不過的豬肉都有滋味極了。怎麼回事?是加了什麼美味、但是膽固醇很高的豬油嗎?還是有礙身體健康的邪惡味精呢?
阿信笑笑說,沒有加什麼特別的東西呀。接著,她將做法說了一遍:
材料:
越南米粉、豬肉、紅蔥頭、蒜頭、調味雞粉、鹽和蔥花
作法:
1先將越南米粉(banhda)泡水30分鐘,讓原本乾燥的米粉軟化。
2新鮮的豬肉切絲或切片,用紅蔥頭拌炒,直到豬肉半熟。
小薯家的紅蔥頭都是阿信自己做的,每每在炒的時候,整條巷子都會瀰漫強烈的爆香味中,總是香得叫人睡不著午覺。
3將豬肉和紅蔥頭放到一旁的碗裏備用。繼續放切碎的蒜頭到鍋子爆香,再放入切好的絲瓜,等絲瓜變軟,放入河粉,炒到河粉帶點彈性。
4最後,放回豬肉和紅蔥頭,用鹽調味,再灑上點蔥花和蒜頭,完成。
這麼簡單?﹗小薯家,尤其是執著認為材料越多越好吃的小薯媽,都驚訝萬分﹗阿信教了我們反璞歸真的滋味。
從此,絲瓜炒麵成了小薯家的家常菜。
不過,這道菜卻讓阿信被阿良小小抱怨了一下。因為鄰居太太吃到之後,希望阿良也能作給他們家吃,結果米粉糊成一團。阿良就向阿信抱怨,要阿信下次別再作那麼好吃了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