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馬鈴薯們總愛去日本?
為什麼到東京,馬鈴薯們總要住京王飯店?
為什麼到東京的第一餐總要吃燒肉、而趕飛機前的最後一餐又總以北澤迴轉壽司作餞別宴?
於是,馬鈴薯們不斷到日本、住京王、吃燒肉和壽司來尋找答案……嗯…好像是很賴皮的循迴論証。

不過,人一旦到陌生的地方旅行,腦袋中的記憶模板總會特別敏感,不似好萊塢明星在中國戲院前壓手印的那般用力,只要輕輕一拂,事物的輪廓立現。而這樣的〝輪廓〞向來不符合建築工法中的精準原則,它取決於當時世間無常的變數,翻成命理的白話就是---運勢。於是,同樣是吃壽司,運氣好的遇上老闆贏賽馬笑兮兮,送你兩顆胡瓜捲當sabisu,然後你毫不遲疑喜愛上如此況味。運氣背的,遇到老闆的太太度完假回家,再度失去自由的老闆繃一張臉,把你的點菜聲當作老婆的碎碎念,從此,這間店在你的旅行地圖上的符號是個黑色大叉…

dore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4) 人氣()



這是2005年9月中秋三天馬鈴薯們看到的月亮。最愛18號那顆。





dore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


有人說,廣場是歐洲的特產。

和歐洲大陸隔著英吉利海峽的倫敦,廣場可以是雄偉建築前設計來讓觀者自嘆渺小的地方,如白金漢宮前。廣場也可以闢在車馬輻輳的中心,讓所有車流恭謹地繞著它打轉,如特拉法加廣場。廣場也可能只是愛神雕像的腳底下,一方小小、讓馬鈴薯們放心大啖覆盆子的階梯地,如皮卡迪里圓環piccadilly circus。

古時的希臘羅馬蓋廣場以供人民集會討論,今日在這公共空間上篤篤喃喃的高談闊論依舊不絕,但鴿子們談的是糧食主權問題。而吸引人們到廣場的,通常是難得的陽光、夏日音樂會和時間釀製的歷史餘韻。

dore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1) 人氣()



企鵝的世界原來也需要用模仿來產生認同阿,
或許牠們也會孤獨.也需要裴勇俊.....


dore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


新宿的這條韓國街是燒肉店的激戰區,繼前次在幸永大啖燒肉、油嘴飽足的美好經驗,這回雖猶豫很久明天已預約的剪髮是否要頂著滿頭燒烤味去,最後仍敵不過網路上燒肉迷對這間哈雷路亞的推崇,旅行的第一餐大口吃肉是絕對幸福的。

侍者領我們到別館「安辛房」,和略為空盪的本店比起來,別館不但有小小的造景庭院,店內挑高的木質地板延伸成兩邊可盤坐或可正坐的用餐空間,牆面同樣搭配著木頭色系,隱去不少天花板上抽油煙機器的醜陋。


dore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巧克力工廠的祕密

羅爾德.達爾/著
任溶溶/譯
志文/出版


以前唸小學時,最喜愛的一節課是『閱讀課』,老師會放我們到學校那間美麗寬敞有冷氣的圖書館。陽光會從挑高的天花板旁、掛著淡綠色窗簾的長窗幽幽靜靜地透進來,落在貼牆高高矮矮的粉彩書櫃間,我們不是坐在彩色方塊椅上,就是到脫鞋的「翻滾區」,或躺或臥或最沒坐姿、卻最舒服的姿勢,遁入書的世界中。

dore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7) 人氣()


一個精緻造景的小花園,置中的步道,用深黑色的正方踏步石嵌在灰白碎石中,兩旁多樣花草樹木錯落有致,一點擁擠的綠意,反讓整體空間有令人安心的私密感。


過個小彎,來到一間戴著bali傳統三角式黑棕色香蕉葉草屋頂的VILLA前。侍者俐落地把手中的磁卡,刷過大玻璃門旁的電子鎖,推開門,門口高高的長桌底下,一隻展翅的白獅彷若迎賓使者,搧來陣陣沁涼冰清的冷空氣,卸去來客一身的熱燥。長桌上旅館的簡介、各式設備介紹、room service的細目井然有序,還貼心準備一張可愛的旅館地圖。

dore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



這幾天玻璃娃娃的判賠案,引發社會難得一見的同聲討伐,一開始,馬小薯也覺得這判決結果很不近情理,好心的陳同學抱顏姓玻璃娃娃到學校地下樓上體育課,天雨路滑,不慎摔傷玻璃娃娃,導致對方不治身亡,高等法院竟要陳同學和沒作好無障礙設施的學校,共同賠償333萬。

不過當大家越對某一件事意見一致,就要越防眾口爍金…這是馬大薯教我的。因為,大眾所表現的單一情緒,通常來自事情的單一情節,但,事情的構成,往往是複雜的。

於是,小薯上網調查了一下,在成堆咒罵法官和提起訴訟的顏家的報導中,找到了顏家傳真給媒體的說明書,裡頭提到一些細節:

dore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基本上,這是個網路串聯遊戲,一人寫出五個自己的怪癖後,再點名五個blogger繼續寫下去。 馬小薯先謝謝芬妮牌太陽汽水 的點名,讓小薯有籍口要大薯來招認他自個兒的怪癖,和他眼中小薯的怪誕行徑。/>


馬大薯說自己的怪癖第一項:上廁所的時候要看書;不論多急。有時候連小便也要看兩下

dore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



話說坐上黑人老大開的機場接送車,馬鈴薯們的忐忑心緒揉和著窗外紛飛細雨,膨成車內的一陣靜默。直到馬大薯鼓起勇氣,和黑人老大聊起英國人最喜愛的話題『天氣』,看到他和善的一面,我們才放鬆緊握在車把上、隨時準備跳車的手。

想來覺得有趣,即便前一刻的恐懼感受是如此真實,但細究它的來源,卻通常來自電影院裡那片布幕和電視的小方框,來自杜撰的劇本和新聞〝篩選〞過的報導,我們在虛構的人影中學習與人相處,在真實的人前怯懦。

車子開始經過越來越多耳熟能詳的景點,馬小薯知道旅館Sanctuary House就近在咫尺了,而黑人老大也知道,但,車子怎樣就是開不到旅館門口。我們翻著地圖、黑人老大也翻著地圖,後頭的車子不耐煩且無禮地吼出長串喇叭聲,從旁邊駛上來和黑人老大互叫囂兩聲後,呼嘯而去。老大隨即向受到驚嚇的馬鈴薯們道歉。當下,小薯突然想起抄在行程表裡的一句話『英國人有禮,常說對不起,但開車例外』

dore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